高强无收缩灌浆料以特种水泥作为结合剂,特选高强度材料为骨料,辅以高流态,微膨胀,防离析等物质配制而成,自流性好,快硬、早强、高强、无收缩、微膨胀;无毒、无害、**化、对水质及周围环境无污染,自密性好、防锈等特点。 灌浆料使用范围 1 、钢骨结构基础,接缝填充灌浆。 2 、机械设备地脚螺栓、锚栓基座的固定灌浆。 3 、桥梁基座,支撑垫混凝土面层,岩基灌浆。 4 、连续墙,逆打墙柱、地下室墙板,后打耐震壁。 5 、钢厂、电厂、机械厂等的快速修护灌浆。 6 、桥面、伸缩缝、路面、机场跑道快速养护修复。 7 、轨道板、预制水泥制品缺角及裂缝修复。 灌浆料特点: 1.早强高强 浇后1-3天强度高达30Mpa以上,缩短工期。 2.自流态 现场只需加水搅拌,直接灌入设备基础,砂浆自流,施工免振,确保无振动、长距离的灌浆施工。 3.微膨胀 浇注体长期使用无收缩,保证设备与基础紧密接触,基础与基础之间无收缩,并适当的膨胀压应力确保设备长期安全运行。 4.抗油渗 在机油中浸泡30天后其强度提高10%以上,成型体、密实、抗渗、适应机座油污环保。 5.耐久性 200万次疲劳试验,50次冻融环境试验强度无明显变化。 6.耐侯性好 -40℃~600℃长期安全使用 7.低碱耐蚀 严格控制原材料碱含量,适用于碱-集料反应有抑制要求的工程。 灌浆料使用方法: 1. 基础处理 清扫设备基础表面,不得有碎石、浮浆、灰尘、油污和脱模剂等杂物。灌浆前24h,设备基础表面应充分湿润。灌浆前1h,应吸干积水。 2. 确定灌浆方式 根据设备机座的实际情况,选择相应的灌浆方式,由于CGM具有很好的流动性能,一般情况下,用"自重法灌浆"即可,即将浆料直接自模板口灌入,完全依靠浆料自重自行流平并填充整个灌注空间;若灌注面积很大、结构特别复杂或空间很小而距离很远时,可采用"高位漏斗法灌浆"或"压力法灌浆"进行灌浆,以确保浆料能充分填充各个角落。 3. 支模 根据确定的灌浆方式和灌浆施工图支设模板,模板定位标高应高出设备底座上表面至少50mm,模板必须支设严密、稳固,以防松动、漏浆。 4. 灌浆料的搅拌 按产品合格证上推荐的水料比确定加水量,拌和用水应采用饮用水,水温以5~40℃为宜,可采用机械或人工搅拌。采用机械搅拌时,搅拌时间一般为1~2分钟。采用人工搅拌时,宜先加入2/3的用水量搅拌2分钟,其后加入剩余用水量继续搅拌至均匀,标准稠度加水量为12%-14%。 5. 灌浆 灌浆施工时应符合下列要求: (1).浆料应从一侧灌入,直至另一侧溢出为止,以利于排出设备机座与混凝土基础之间的空气,使灌浆充实,不得从四侧同时进行灌浆。 (2).灌浆开始后,必须连续进行,不能间断,并应尽可能缩短灌浆时间。 (3).在灌浆过程中不宜振捣,必要时可用竹板条等进行拉动导流。 (4).每次灌浆层厚度不宜**过100mm。 (5).较长设备或轨道基础的灌浆,应采用分段施工。每段长度以10m为宜。 (6).灌浆过程中如发现表面有泌水现象,可布撒少量CGM干料,吸干水份。 (7)对灌浆层厚度大于1000mm大体积的设备基础灌浆时,可在搅拌灌浆料时按总量比1:1加入0.5mm石子,但需经试验确定其可灌性是否能达到要求。 (8).设备基础灌浆完毕后,要剔除的部分应在灌浆层终凝前进行处理。 (9).在灌浆施工过程中直至脱模前,应避免灌浆层受到振动和碰撞,以免损坏未结硬的灌浆层。 (10)模板与设备底座的水平距离应控制在100mm左右,以利于灌浆施工。 (11)灌浆中如出现跑浆现象,应及时处理。 (12)当设备基础灌浆量较大时,应采用机械搅拌方式,以保证灌浆施工。 6、养护 (1)灌浆完毕后30分钟内,应立即喷洒养护剂或覆盖塑料薄膜并加盖岩棉被等进行养护,或在灌浆层终凝后立即洒水保湿养护。 (2)冬季施工时,养护措施还应符合现行《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验收规范》(GB50204)的有关规定。 (3)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养护时间和拆模时间表 参考用量:以2.28~2.4吨/立方米为依据,计算实际使用量。 灌浆料贮存: 1、本产品为塑料编织袋(加内衬)包装,净重50公斤/袋。 2、须贮存于干燥通风的室内。 3、保质期半年。